在大暑节气时2,日照最多,气温也最高。在全国各地,都流传着关于大暑的不同习俗,那么大暑有什么风俗活动具体有什么呢?大暑的由来又是什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以下有关大暑有什么风俗活动和大暑的由来的内容吧。
大暑有什么风俗活动
大暑斗蟋蟀
大暑这天斗蟋蟀的民俗是起源于唐代,大为盛行是在宋代,那为民间为什么会在大暑这天斗蟋蟀呢?据了解,是因为夏天炎热,人们也很容易烦躁,所以就想出了斗蟋蟀的这个活动。对于这个习俗,在旧时的城镇、集市,都有斗蟋蟀的赌场,虽然现在都不复存在了,但是在民间也仍然保留着这项娱乐活动。
福建莆田——吃荔枝
据记载,在福建莆田,人们喜欢在大暑这天吃荔枝的习俗,本地叫“过大暑”,荔枝是莆田的特产,在大暑前后,正是荔枝成熟的时候,因荔枝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莆田人在大暑这天,会将鲜荔枝浸在冷井水里,想吃便取出来吃,这时候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所以民间就有说在大暑这天吃荔枝和吃人参的营养价值一样高。
山东枣庄——吃羊肉
古时候,在东北大暑这天在当地也有马王生日的说法,这一天当地人有祭祀的习俗,仪式比较隆重,就是为了祈求能免除牲畜的疬疾。而在山东枣庄市,市民会在大暑这天去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这是鲁南地区喝羊汤过大暑的一种习俗。
台湾——半年节
台湾人会在大暑这一天过“半年节”,因为大暑是在农历六月,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台湾地区的人们会在拜完神明后,全家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一种甜食,当地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在大暑这天吃“半年圆”象征着团圆与甜蜜。
广东——吃仙草
这个习俗是广东地区的,仙草又叫凉粉草、仙人草,具有消暑的作用,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吃得“烧仙草”,在广东人们就把仙草的茎叶晒干后做成烧仙草,但在广东那一代叫做凉粉,大暑这天吃仙草具有消暑的作用,所以有句民谚说到:“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浙江——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大暑节的一个民俗活动,大暑船则要在大暑来临之前赶造成功,大暑这天,送大暑船的习俗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葭芷一带的民间习俗,意思就是祈求祛病消灾,这个习俗是源于清同治年间,当时台州葭芷一带常有病疫,特别在大暑前后比较严重,当时人们认为是五圣所致,于是就在葭芷江边建立了五圣庙,当时只要有人有病有灾了都会去到庙里祈求祛病消灾,要是祈求的愿望实现了,便会用猪羊等供奉还愿。

大暑的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以上就是大暑有什么风俗活动和大暑的由来的相关内容啦,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