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3月5日这天是惊蛰,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那么你知道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吗?惊蛰的蛰是什么意思呢?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为惊醒,“蜇”为蛰伏,“惊蛰”就是惊醒入冬藏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的蛰什么意思
惊蛰的“蜇”是指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藏的意思。
在冬天一些动物会进入一种不吃不喝、不活跃的状态,也就是休眠状态,被称之为“蛰伏”或者“蜇”,而当春天来临是,大气的活动会引起云层发出雷声,同时气温升高,蛰伏的动物们就开始活跃,这个节气被称为“惊蛰”。
关于惊蛰节气的含义以及惊蛰的蛰是什么意思的相关解答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本文让你对惊蛰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