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心生活网首页
  2. 民俗知识

五毒日是那几天?五毒日风俗禁忌和由来

五毒日,以其名观之,便可知不利于人。五毒日一般是在五月,正是夏季,万物躁动的季节。同一时间段里还有个对应的节日叫端午,正是辟邪驱五毒的时候,那么你了解五毒日吗?

五毒日是那几天?五毒日风俗禁忌和由来

一、五毒日是哪几天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农历五月,包括芒种、夏至两个节气,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农历五月俗称毒月。
《农历五月养生》说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为九毒日,以及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夫妻禁止同房,犯者大伤元神并损寿,夭亡奇祸不测!

二、五毒日由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孟尝君便是五月五日出生: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

三、五毒日习俗
1、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虎。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艾草。后来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2、端午节卖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可辟邪;有些地方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穿上护身;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民间防五毒的剪纸,如倒灾葫芦、艾虎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3、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此外还举行石榴花会。

四、五毒日禁忌
1、节制克制: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加上“农历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几天,阴阳之气争雄,阴胜阳,鬼魅、邪祟、瘟疫、毒气猖獗一时,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2、《黄帝内经》中有段采用轩辕黄帝和素女对话谈论性生活的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同房者不出3年必夭亡。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

以上就是五毒日由来简介以及五毒日的风俗与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