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心生活网首页
  2. 心理百科
  3. 人际心理

难以取悦的婆婆,婆媳关系的本质是权力斗争

约几位新朋友一起喝早茶,早上被悦宝缠住不让我出门,到了地方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我一边落座一边和大家说:“不好意思,小孩不让我走,所以出门耽误了。”一位朋友接到:“你宝宝多大了?

约几位新朋友一起喝早茶,早上被悦宝缠住不让我出门,到了地方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我一边落座一边和大家说:“不好意思,小孩不让我走,所以出门耽误了。”

一位朋友接到:“你宝宝多大了?”

“快两岁了”

“谁给你带?”

“我婆婆帮我一起带。”

“吵架吗?”

啊?……脑袋懵逼3秒,

然后回答到:“还吵架呢,我还不知道要怎么让她开心一点呢”,那位朋友听了之后笑道:“我也想着怎么让她心情好,才能帮我好好看娃呀。”听起来我来之前大家已经就婆媳相处热论了一阵。

几位朋友恰好都有和婆婆住在一起的经历,或者正住在一起,虽然没有非常激烈的冲突,但相处下来总会有一些不如意之处。

1.

如果说吵架是婆媳之间有硝烟的战争,还有一种版本就属于隐形的斗争,这就是我从几位朋友那听到的故事:媳妇会想尽办法取悦婆婆,但是发现婆婆很不买账。

朋友C说:“我婆婆很难说一句好话,买来好吃的给她,或者哪个餐厅东西挺好吃的,专门带她去吃,就是得不到好的评价,最好的可能就说,凑合吧,还可以,大部分时候都得说出这个吃的哪里哪里不好。”

朋友M说:“上次带我婆婆去一个景点,到了门口很堵车,她说那咱回去吧,也没有啥好看的,我说来都来了,还是进去看看吧,最后等了好久进去逛了逛,人家评价也一般,意思是也就这样吧,也不用费这么大劲开车过来,让我很无语。”

朋友J说:“你不管买什么给她,总是有她看不惯的地方,要么是东西不对,要么是性价比不高,总有这个意见出来。”

不知道你和婆婆之间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你是否也在被拒绝之后感到过委屈,不满或愤怒呢?换成是我,我可能也会想,我怎么就出力不讨好呢?

等等,我要讨好吗?我为什么要讨好?我想邀请你一起想想这个问题。

说到讨好,很多读者用精神分析的鼻子嗅到了控制的味道,买了礼物给婆婆,带婆婆去餐厅吃饭,带婆婆去旅行,期待着做了这些事之后她会开心,她一开心就可能按照我们做媳妇的期待来了,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呢,就是让她交出她儿子。

或者说,她已经交出了她儿子,但是我们觉得内疚,既然婆婆已经做得这么好,我们也得做个好媳妇,一方面是和婆婆有竞争,另一方面做出许多取悦的行为来抵消内疚。

你说听起来好像是和婆婆在做交易,没错,如果我们过度地在意婆婆收到礼物后的反应是否符合预期,意味着我们正在把和婆婆的关系功利化。

关系一旦被功利化,就会计较其中得失。

未来我大概率也是要做婆婆,如果我感受到了儿媳对我好得过于用力,我本能地反应是拒绝,紧接着一个声音就冒出来了:“你休想夺走我儿子”,这里伴有哭腔。

从婆婆的角度看,不买账你的取悦行为再正常不过。

2.

再往深处看,婆婆表现出来的不开心,还有害怕被抛弃的焦虑。

想想我们现在什么情境下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大多时候是有了孩子之后请婆婆帮忙照看小孩,而且很多家庭里是婆婆一个人过来,家庭成员变成了婆婆、丈夫、妻子和孩子的格局,婆婆本来就很容易感觉到自己是个外人,她可能在很多时候面对的是,天然地有一种被放置在关系之外的感受,这种焦虑去促使她在儿子和媳妇的中间做一些动作,刷一下存在感。

这时,你想让她开心,她更不能开心。

开心就意味着她默许了你的开心,如果她不开心,那么你们也不能放心地肆无忌惮地开心,这样大家都不那么开心,通过都不那么开心,而把彼此记挂在心。比如开头朋友心里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由头就是婆婆不开心,如果婆婆开心,她可能就放下婆婆了。

曾老师用一句话总结过这种家庭状态:痛苦是为了在一起,快乐制造分离。

很多人咋一听这句话,都觉得是在胡说八道,怎么家人就不希望彼此快乐了呢?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是在快乐的时候想到父母更多,还是痛苦的时候想到父母更多?还有,你知道父母快乐的时候想到他们更多,还是你知道他们痛苦的时候想到他们更多?

3.

说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不说婆婆,说说亲妈。

一个来访者告诉我,她今年刚刚毕业参加工作,中秋节的时候公司发放月饼作为节日福利,提供地址可以直接邮寄到家里,她一听觉得很不错,自己也工作了,可以为家里买东西了,于是她就和妈妈打电话确认家里的地址,妈妈听了之后怎么说都不要,说“家里不需要啊,你不用寄了,多麻烦啊,你自己多吃点”,来访者就很不理解,我就想给她寄点月饼怎么就不能要呢,最后沟通未果,妈妈说什么也没告诉她地址,她气得把手机摔在了地上。

婆婆不容易取悦,亲妈也不容易取悦,她们的共同点是:拒绝我们的好意,她们把好意赋予了偿还的意义;同时他们拒绝在收到好意时表现出开心,以防儿女放心地远走高飞。

理解妈妈不能被取悦的原因,同时也要觉察自己的感受,看到自己执着于取悦妈妈的原因。

来访者摔掉手机那一刻,她的感受是愤怒,她气的是为什么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妈妈的认可,愤怒的背后有恐惧,恐惧妈妈对她的否定,在妈妈面前她的自我感受到威胁。

4.

想到一位朋友的姥姥,姥姥在朋友妈妈家里养老,逢年过节姥姥的另外几个孩子,也就是朋友的姨和舅舅会过来看望姥姥,她说每一次见面,当姨或舅舅坐在姥姥旁边,关切地问:“妈,你最近怎么样啊”,姥姥都会叹一口气,头低下来,眼神向下看,无力地说一句:“还能怎样啊,就那样呗”,赶上姥姥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不回答,用表情告诉大家她过得不好。

但实际上平时姨和舅舅他们没来看望姥姥的时候,她是很有精神的,和家里阿姨眉飞色舞地聊天,看电视,还看书。

朋友说她每次看到姥姥这个状态就会很生气,好像是妈妈没有照顾好她似的,让她向其他儿女开心地说一句我过得挺好的呀,怎么就这么难?

我听了之后既觉得这位姥姥可爱,也觉得难过,由于姥姥成长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限制,她只学会了这一种引发儿女关注她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处于痛苦之中,这辈子也很难有机会让她觉察到这一点,即使有,我们可能也不会选择这样去做,这可能打碎她经年累月形成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

痛苦使我们在一起,回看我们的近代史,能够享受在一起的快乐的时间几乎是没有的,我们的内在大都是共苦的经验,这些痛苦经由代际积累和传承下来。

加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倾向融合的文化,不提倡分离,所以分离也会被体验成一种负面感受。

历史和文化造就了我们潜意识里害怕和亲密的人一起享受快乐,它如此陌生,它还意味着分离。

5.

说回婆媳关系,婆媳关系的本质是权力斗争,关于什么的权利斗争呢,是关于对一个男人的所有权的争夺。

别忘了之所以有婆媳关系,因为先有夫妻关系,丈夫这个角色的存在才使婆媳关系成立,所以一旦婆媳关系出现问题,可以毫无犹豫地判断,是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不是母子关系出现的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丈夫和她妈妈在原生家庭里的问题带到了现在这个新的家庭,这也会对婆媳关系造成影响,但这不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我们最关注这个新的家庭里的第一顺位关系,即夫妻关系。

如果丈夫也有同样的意识,夫妻关系是现在这个新家庭中的第一顺位关系,那么婆媳关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如果丈夫有意识也有行动,他需要在妈妈和老婆之间待住不逃跑,那么婆媳关系的问题就又解决了一半,因为我看到很多婆媳关系问题是因为丈夫不在家或回避,造成了婆婆和媳妇之间形成空地,就容易发生各种投射,冲突由此而来。

在保证老公和我们意识一致又不回避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充分调动他的功能:

❶在取悦婆婆这件事上,放弃自己的控制,让老公来做,多半由儿子买给妈妈或为妈妈做的服务,婆婆还是会开心的。

❷其他所有家庭琐事的意见传达上,让老公来做,我们把原来用在婆婆身上的劲用在老公身上,原则是始终邀请老公在中间位置上稳住。

当然,无论老公有没有觉察和是否在他的位置上,寻求自己的成长都是第一位,毕竟,比夫妻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

比如此时读这篇小文,平时有意识地学习,或者听听曾老师关于婆媳关系怎么说。

今天我借助这个小场景来和你讨论其中的一个面向,关于婆媳关系,曾老师的音频课有更全面和深度的解说,给期待个人成长的你。

婆婆难以取悦,老公难以取悦,请你取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