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gay从来不做0?》系列的第二篇讨论:小受的性格特征。在我们采访的【受先生】中,性格各有特点,这种特点仅仅是对于个体独立观察时的呈现。如果将个体置于恋爱关系里,我们
《为什么有些gay从来不做0?》系列的第二篇讨论:小受的性格特征。
在我们采访的【受先生】中,性格各有特点,这种特点仅仅是对于个体独立观察时的呈现。如果将个体置于恋爱关系里,我们发现,大多数被动方的性格会呈现出一些共性。
这共性主要表现为缺乏安全感,渴望被保护,并且希望对方比自己强大。
【芙蓉子】从小身型偏小,在找男朋友时,他会要求对方身体要比自己强壮,能保护自己,希望对方能承担多一点责任,经济条件要比自己好一点,能力也比自己强。
【Eddie】不会因为自己是被进入方就认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仍然希望自己能被男友被包容,希望对方能够在生活方面多照顾一点。他缺乏安全感,渴望被保护,他同样喜欢强壮或能力很强的男生。
【阿哲】在生活中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但他渴望自己的男友能更加强势,能压制住他。当他恋爱时,他对男友说话会带着撒娇的语调;走路时喜欢依靠在男友身边。
总结发现,【受先生】们都渴望被保护,找对象时要求对方的身形比自己高大,甚至要求能力也强于自己。
为什么男同性恋中的被动方,会有这种心理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原生家庭说,这也是提及率最高的说法。
许多基友都将被动方渴望被保护的缘由,归纳于童年时父爱的缺失。
他们认为,【受先生】少年时由于父母离异或父子关系不和,缺乏父爱。同时有被欺辱的经历,所以成人后潜意识里就渴望寻找充当自己父亲角色的男友,因为这类人具有保护他人能力的特质。因为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某样东西,自我保护机制会找到另一个相似的暂时填补,
对于原生家庭说,我个人持保留意见。
个体的童年经历与同志关系里的角色定位,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我不认为两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首先,当今的心理分析,喜欢把成人的各种心理问题,都归结到童年的经历。许多心理诊所的做法也是如此,非专业的心理医生找不出咨询者心理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最后硬是强迫咨询者回忆童年,然后甩锅给原生家庭。
这种将所有锅甩给童年的分析方法,最初源自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此种分析方法后来遭到了许多批判,批判点在于整体分析方法过于悲观被动,忽视了个人后期成长的作用。似乎童年的经历会决定一生,童年之后的个体没有任何纠正机制。
原生家庭说被反驳的第二种方式,是有反例的存在。
我们能找到缺乏父爱的男同志是进入方,同样能找到许多家庭和睦,父母溺爱的男同志是被进入方。
仅仅是成长的问题,我的朋友圈就有人留言:“感觉原生家庭影响比较大。我是在家里面最小的那一个,又刚好是男生,比较受宠。从小哥哥姐姐都护着我,照顾我,所以自然就成了被保护的那一方。”
换句话说:因为父爱缺失,童年被欺辱,感到孤立无援所以渴望被保护;因为父亲的溺爱所以成人后想找一个延续者。
相反的原因,可以推演出相同结果。
【受先生】们渴望被保护的第二种解释,是性别带入说法。
持这种说法的基友,认为【受先生】们在同性恋爱中,会更将自己定位于传统意义中的女性,觉得自己应该被照顾、被宠溺。
我不否认,【受先生】们人格里的女性化程度相对【攻先生】更高。
许多学说都排斥极端的男性/女性划分,认为每个人的心理特质其实都是在男性与女性两极之间的某个位置上。
拥有男性生理性别的【受先生】,在人格特质上,概率上可能更接近女性性格特质的一端。
还有一种现象也可作辅证。
上述采访中,【受先生】不仅希望对象的外形要比自己高大,多数还希望对方的能力/经济比自己强。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女性择偶时,普遍将男性的资源,即我们常说的能力/经济看作首要评判条件。这种心理并非是因为女性自己贪财,而是她们认为有经济有能力的男性,能为后代提供更多的养育资源。
【受先生】在现实中,不一定会依靠对象提供后代养育资源,但是他们的先天遗传心理,更偏向于女性。
有人批判:【受先生】们的这种心理,是一种利己主义。
对于这种批判,我不认可。
因为传统性别带入的潜意识,并不仅是同性关系中的【受先生】有,许多【攻先生】也会有这样的表现。比如之前采访的【猎人】,就认为自己身上有大男子主义,觉得自己应该比男友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和生活压力。
第三种解释:性行为方式延伸说。
由于【受先生】在同性性行为中是被进入方,而对象强壮的身体,会增加性行为中的快感,将性生活扩展到日常择偶,被进入=被征服,由此产生了对力量的渴望。
希望自己的男友比自己强壮,被对方保护,表面上看是对外貌体型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性生活质量的要求。
身形高大,肌肉发达,气质硬朗似乎能给人直观印象,认为对方的性能力会比较强。
但是对此种观点,又有两种反例。
第一种是有些【受先生】,不喜欢高大健壮的肌肉男,反倒喜欢气质羸弱的进入方。另一方面,也有基友认为,性生活的偏好选择仅仅局限于性的领域,和日常生活是两个不同的的领域。
比如下面这位朋友的留言:
最后,再贴一个我认为有些道理的说法:即性格特征与性角色之间是相互影响强化的。